以基層為著眼點統籌推進社會治理工作,有利于承上啟下、以點帶面切實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近年來,邵陽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方面不斷探索、淬煉具有邵陽特色、市域特點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打造出一個又一個亮點品牌,讓安全感“看得見、摸得著”。
隨著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一村一輔警”2.0版本應運而生,形成由村委會統一領導的“片警+輔警+治保會”的基層治理新模式。
“片警+輔警+治保會”工作隊伍一般為5到8人,由村黨組織提出建議人選,經村民代表會議推選產生,每屆任期與村民委員會相同,可連選連任。
治安保衛(wèi)委員會委員由思想作風正派、善于聯系群眾,熱愛治安保衛(wèi)工作的村民代表、村法律明白人、退役軍人、網格員、院落長、樓棟長等擔任,公安派出所片警負責組織對治保會成員的崗前培訓并加強日常指導和年度考核。
第七次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交流會推介了邵陽市“片警+輔警+治保會”基層社會治理模式。
司法行政系統推出的“背包式人民調解員”可謂有口皆碑。一把雨傘、一支手電筒、一個揚聲器、一把皮卷尺、一套普法資料、一沓案卷材料、一枚調委會公章、一盒印泥、一本工作手冊、一部常用法律條款匯編,是“背包式人民調解員”的標配。
他們堅持工作準備“拎包即走”,事不解決“背包不放”,疑難問題“打包會診”,調處結果“放包見效”,將一束束法律的陽光,播灑到邵陽大地每一個角落。
北塔區(qū)資新社區(qū)由原邵陽市棉紡廠家屬大院演變而來,現有居民絕大多數已經年逾六旬,是邵陽市最早和最大的老齡化社區(qū)。
北塔區(qū)民政局創(chuàng)造性推出“居家老人協管、留守老人共管、孤寡老人集管、網絡平臺智管、醫(yī)養(yǎng)老人聯管”的“五管養(yǎng)老”模式,每位老人只要按一下身邊的紅色按鈕,聽到呼叫的愛心志愿者立即會上門排憂解難。
“紫薇花開”是邵陽市雙清區(qū)人民檢察院設立的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專為有需求的婦女兒童和家庭提供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心理疏導的專門場所。被侵害的未成年人在這里獲得新的希望,涉罪未成年人在這里得到了觸發(fā)靈魂的教育。這一品牌被省人民檢察院評為“十大檢察文化品牌”。
近年來,洞口縣積極開展“六零”(即零事故、零非訪、零發(fā)案、零違建、零污染、零疫情)村(社區(qū))創(chuàng)建,努力提升基層治理新效能。
該縣每年統籌整合縣直相關部門節(jié)余資金和零散項目資金5000萬元,設置“綜合獎”“目標實現獎”“積分換項目獎”,以“工作經費+項目資金”的形式兌現,實現資金獎勵到村、項目安排到組、實物兌換到戶的立體激勵機制。完善“五級積分”聯動考核機制,構建了“戶獲積分兌獎品、村組獲積分換項目、鄉(xiāng)鎮(zhèn)獲積分得獎勵、縣直部門獲積分贏績效”的利益聯結機制,激發(fā)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讓人民群眾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得到真正實惠。
社會治安聯防確保群眾安居樂業(yè);矛盾糾紛聯調共創(chuàng)邊界和諧穩(wěn)定;農業(yè)產業(yè)聯發(fā)增加邊界群眾收入;基礎設施聯建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群眾文化聯創(chuàng)增進睦鄰友好。城步苗族自治縣通過推行邊界“五聯”工作法,建立健全妥善處理邊界糾紛矛盾、維護邊界地區(qū)社會穩(wěn)定的長效機制,引領邊界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手足相親,連續(xù)8年保持全省“平安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