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一艘貨船在夜明珠碼頭裝運大米的過程中,不少大米散落在了地上,20余只麻雀在此搶食大米后相繼死亡。事發(fā)后,宜昌市政府、公安局和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高度重視,經(jīng)過對該船裝運的4批大米進行取樣抽檢化驗,確認大米并無問題。(7月2日三峽晚報)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20多只麻雀因“搶食散落大米相繼死亡”算是應驗了這句俗語。準確地說,大眾關注此事,除了唏噓之外,更多地應該還是希望知道這個蹊蹺的現(xiàn)象的原因,以及大米是否有質量安全問題。當然,有關部門能在第一時間趕赴現(xiàn)場,表現(xiàn)出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應對,確實值得點贊,但給出這樣一個結論,不說是老天開的玩笑,至少也難以服眾。
網(wǎng)民對官方檢測結果表現(xiàn)出的不信任,固然有當下食品質量安全不盡人意的焦慮所致,但也不排除對某些機構、專家的公信力存疑。何況有專家如此結論,“可能是搶食大米過多導致?lián)嗡?,也可能是在其它地區(qū)食入不健康物品后,恰好在此搶食大米時出現(xiàn)死亡。”從某種層度上講,這種“恰巧”的結論不僅是對大眾的誤導,更是其職責缺失的表現(xiàn)。
其實,要查出麻雀是毒死的還是“撐死”的,很簡單,搞一麻雀“尸檢”就行了。只要組織專家對于這些麻雀來個解剖,用儀器進行鑒定一下,就能真相大白;而這樣,也能還大米之清白。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系到民眾的日常生活,甚至影響社會穩(wěn)定。“撐死麻雀”的怪論不怕,怕的是真有毒大米流入市場。所以,對于政府部門而言,麻雀“撐死”事小,失信事大!查出麻雀死亡的原因,恢復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才重要。
順便啰嗦一句,“麻雀被撐死”這種玩笑開不得。